各有關部門、有關單位:
根據《黑龍江工程學院教育科研課題管理辦法》,學校開展了教育科學研究“十三五”規劃課題2017年度課題立項工作。經個人申報,專家初審、復評,學校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審核,將對45項課題給予資助。現對其中42項課題公示,另3項課題屬涉密范疇,不予公示。
黑龍江工程學院教育科學研究“十三五”規劃課題
2017年度課題立項匯總表 |
序號 |
課題名稱 |
負責人 |
1 |
基于OBE的應用技術大學工程創新教育實踐 |
劉財勇 |
2 |
面向工業4.0時代的工程師實踐教學體系研究與實踐 |
劉柏森 |
3 |
ICT產教融合創新基地發展的研究與實踐 |
王鑫 |
4 |
基于工程訓練的學生非技術能力培養的研究與實踐 |
孟兆生 |
5 |
多因素協同大學生創業教育體系建設研究——以黑龍江工程學院為例 |
張睿 |
6 |
黑龍江工程學院大學生就業質量實證分析 |
德國明 |
7 |
大學生創業項目藝術設計成果市場化策略的實踐研究 |
王銳 |
8 |
經濟學視角下現代大學制度建設研究 |
曲艷梅 |
9 |
應用技術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研究 |
付百學 |
10 |
應用型高校“雙師雙能型”師資隊伍建設研究 |
胡海波 |
11 |
應用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研究 |
李菲菲 |
12 |
應用技術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研究 |
衛春燕 |
13 |
應用型高校“雙師雙能型”師資隊伍建設發展探究 |
劉萬鵬 |
14 |
弘揚校史文化 挖掘校史資源 提升學校文化軟實力研究 |
張爽 |
15 |
應用技術大學大學生創新和創業實踐培養 |
王琍梅 |
16 |
服務“大交通”行業學科專業特色發展研究 |
宋起超 |
17 |
面向大交通的信息與智能控制新工科專業發展研究 |
秦進平 |
18 |
基于黑龍江工程學院津貼制度改革的薪酬分配體系優化研究 |
李金國 |
19 |
漆畫產學研用一體化平臺建設研究 |
肖禹蓁 |
20 |
服務龍江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交通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與實踐 |
張鵬 |
21 |
基于企業孵化器的高校“產學研用”協同培養模式研究 |
倪明輝 |
22 |
結合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開展綠色教育研究---以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為例 |
李兆青 |
23 |
以建設應用技術型大學為目標的高校學風建設研究 |
劉鵬 |
24 |
黑龍江工程學院大學生思想道德操行評價體系建設研究 |
于大剛 |
25 |
黑龍江工程學院中國傳統文化傳承發展體系研究 |
樊海源 |
26 |
普通高校體育教師評價體系研究 |
梁智恒 |
27 |
“互聯網+繼續教育”教學模式創新研究—— 以黑龍江工程學院為例 |
程曉皎 |
28 |
高校教師發展中心建設研究 |
王敏 |
29 |
黑龍江工程學院大學生文化藝術素質教育研究 |
范繼紅 |
30 |
黑龍江工程學院學生管理信息化平臺建設研究 |
秦朝明 |
31 |
應用技術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建設研究 |
陳莉 |
32 |
黑龍江工程學院優秀精神文化研究 |
魏玉存 |
33 |
大學生公民意識與學風培養的互動關系研究 |
王大春 |
34 |
面向中國制造2025的應用型大學機械類人才培養體系中課程體系重構的可行性研究 |
徐莉 |
35 |
黑龍江工程學院體育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研究 |
邱云濤 |
36 |
視覺傳達設計團隊構建對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生 文化素質教育的作用研究 |
袁偉靜 |
37 |
家居空間設計產學研用一體化平臺建設研究 |
劉宇 |
38 |
學校特色文化建設研究—黑龍江工程學院“三雅”文化建設研究 |
尹思琪 |
39 |
公共藝術教育中心公共藝術教育平臺構建的研究 |
于巍巍 |
40 |
應用型技術大學旅游管理本科生專業實踐能力培養及實習模式構建研究 |
張麗靖 |
41 |
公共雕塑對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性研究 |
徐朝 |
42 |
藝術教育在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中重要性的研究 |
劉琨 |
公示期:4月27日-5月4日。
如對公示結果有異議,請與發展規劃處聯系。
聯系人和聯系電話: 吳 彪 88028689
趙莉莉 88028207
發展規劃處
2017年4月27日
|